香港教资会将香港专业分为7大类别,分别是:
医科、牙科和护理科;理学科;工程科和科技科;商科和管理科;社会科学科;文科和人文学科;教育科
“吸金”神科一:医科、牙科和护理科
医科、牙科和护理科荣登榜首,以年薪39.9万港币,月薪33,250港币成为2016年最赚钱的专业!
在香港做医生,无论是薪酬还是社会地位,都是杠杠滴。还有不少人说在香港学医,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上流社会。今年放榜的香港文凭试DSE(相当于内地高考)中,4位状元有3名都表示想读香港大学医科,成为医生。
在香港高校里,医科被称为“神科”,既然是“神科”,那学医之路也好比西天取经并不简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例如,以医学院闻名的港大,它内外全科医学士招生分数也是全校最高的,首先要挤上这条船就非常不容易了。
过去3年27位香港状元的大学科目选择
然后还要头悬梁锥刺股苦读学位6年(以新学制计),再加1年实习,共7年才有资格获聘为驻院医生,33,250港币到手。想成为专科医生还要再进修6年,不过工资也翻倍,涨到6-8万港币/月。之后再熬十年,成为专科主治医生,月薪又跳一级到10万+港币/月。等做到顾问医生,那就是月薪20万+港币了。
在内地,医生帐面工资都不高,工作强度却不低,比较下来,香港的医生收入确实好太多,但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呢?在香港,医生相当于公务员,为了不让医生因为低薪走上贪腐之路,政府实行高薪养廉。另一方面,考虑到香港医生的工作强度以及社会需求(在香港看过病就知道看医多么难等了),工资高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因为医生属于公务员行列,所以每年香港公务员加薪,医生一般也会跟着涨。在香港当医生,基本算是买了一只优质股,只涨不跌!
“吸金”神科二:教育科
教育科以年薪22.6万港币,月薪22,167港币紧随医科之后。
尽管香港地方小,但是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一直居亚洲乃至世界前列,看看香港八大每年在QS和泰晤士世界排名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香港部分
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各大高校一众优秀的老师和教授。而香港政府为了稳定这群教职员工的军心,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当然就是拨款咯,香港高等教育的核准预算在今年达到170亿港币,而在这部分拨款中,教职工的薪资更是占了一大部分。除开正常月薪外,还有房屋、医疗、签约费、子女教育等一大波福利和津贴,哪怕是助理教授,年收入也可以轻松过百万。
“吸金”神科三:工程科和科技科
在Google上搜香港科技IT行业,出现的关键词竟然都是“工资为什么这么低”。早年香港科技行业大环境不是特别好,但今时不同往日,科技可能是高校最有潜(钱)力的专业了,很大部分原因是:科技人才供不应求!
据本港教资会2014/15统计显示,近2.7万名学位、副学位及研究院的毕业生中,涉及「电脑科学及资讯科技」学科的毕业生有969名,占整体毕业生4%。
但立法会VTC数据中,本港的IT业内人才需求在过去10年多了3成,随着各行各业抢攻网上市场、发展手机应用程式,料未来4年、每年需要4,800名新人入行,但现时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供应量不足,即使所有IT毕业生都入行,依然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当年那个被美国11所名校拒绝录取的高考状元,无奈选择上清华,现状如何?
他也成为香港大学在内地招收的唯一一名医学全科专业的学生。自6月24日晚黑龙江省公布高考成绩之后,在高考中以715分的高分一举夺得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的大庆一中符迪就成了焦点人物。因为他不仅是黑龙江省的理科状元,还是全国的理科状元。是中国的骄傲.
6月30日,他顺利通过香港大学的面试,获得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
7月5日他通过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面试。北大、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都向他敞开大门。符迪在港澳的大学最后录取期限的截止日期7日之前做出决定,选择了香港大学。
符迪说,到香港大学学习之前他需要在北京大学接受一年的委托培养,奖学金是3万元人民币,之后到香港大学学习5年,每年获得14万港币的奖学金。说到为什么选择香港大学,符迪说,他考虑到学校的硬件条件和国际交流的发达程度,还是香港比较适合发展。
在中国,一个好的大学是许多人一个好的起点,其中,清华北大更是中国顶尖的大学,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人他不得已只能上清华,他的现状怎么样了?
根据全世界大学数据的排名,在世界十大名校当中,美国名校有很多,比如麻省,哈佛,斯坦福,加州理工等,国外这么好的教育条件,也就吸引了许多人前往,我今天所讲的主人公就是其中一位。
今天的主人公叫做李泰伯,他出生在北京,其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他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在童年的时候就学习过钢琴,绘画,舞蹈,就算是这样,他的成绩还是一直名列前茅,初高中时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该校成立于1950年,是世界级的知名中学,被外国人公布的中国高中排名中位列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享受多项的美誉,校风好,师资力量强,也就是在这样的一所学校的教育熏陶下,李泰伯的成绩也很突出,但是因为受到物理老师的影响,所以他选择了理科,并且在高中时就定下了报考清华北大的志向,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1年李泰伯以703分的总分成绩拿下了北京市高考理科状元,再些这类的各种采访中,他分享了自己高分的秘籍,那就是做一道题,会思考很久,而且会联想引申到其他的题目,用不同的解法。
其实李泰伯在毕业之后就已经得到了保送北大的名额,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既没有选择清华,也放弃了北大,而是申请了美国常青藤五所名校,和美国另外六所一流大学,但是这11所大学都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不得不接受事实前往清华大学读书,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去美国的机会,因此在清华学习了一年以后,去了香港大学读书,然后经过香港大学的引荐最终去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就留在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工作,对于这件事儿,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