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住建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开始筑底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调整与挑战,随着政策调控的深入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房地产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发布了一系列积极信号,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并有望在未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趋势的背景、原因及未来展望。

一、政策背景与调整

自202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刻的调整,面对住房库存压力增加、人口趋势性下降、居民长期债务压力上升等多重因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稳定市场,这些政策不仅着眼于短期市场活跃度的提升,还着眼于中长期楼市供求关系的改善。

1、短期政策调整

取消限制性措施: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发布会上指出,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购房的限制性措施,包括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成都、杭州等核心二线城市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放宽了购房限制。

降低购房成本:通过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降低居民购房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表示,预计大部分存量房贷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调整,部分中小银行完成调整的时间可能会略晚,总体预计会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2、中长期政策调整

支持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及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此次发布会上,住建部提出了支持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及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的政策,旨在改善楼市供求关系,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四季度,房地产“一揽子”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实,包括落实取消非普通住宅标准、优化税费衔接政策等。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一政策导向为我国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表示,新模式的构建需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同时推进现房销售、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等。

二、市场筑底迹象

在系列政策的作用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显现出筑底的迹象,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三年的调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10月的相关数据将会是一个积极乐观的结果。

1、市场活跃度提升

新房市场: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重点监测的23个城市“十一”期间新房项目认购面积环比上升77%,同比上升65%,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同比增长102%,二三线城市同比增55%。

二手房市场:二手房成交逐周回升,10月第二周,中国14城二手房成交量同环比均倍增,深圳、杭州成交规模创今年以来单周新高,这表明,随着政策的放宽,购房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2、看房量与销售量增长

看房量增加:很多城市、很多项目的看房量、到访量明显上升,显示出购房者对市场的关注度正在提高。

销售量增长:销售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房地产的主要指标明显好转,特别是一线城市,10月份以来楼市全线回稳。

3、保交房持续推进

保交房攻坚战:住建部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有效推动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商业银行已经按照审批程序通过了“白名单”项目5300多个,审批贷款金额近1.4万亿元。

业主信心恢复:随着保交房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业主拿到了迟到的新房钥匙,这减轻了观望者对购买新建住宅的担忧,增强了购房信心。

三、未来展望

从长远看,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较强支撑,其发展潜力巨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城镇化率提升: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6.16%,与发达经济体80%以上的水平相比,还有提升空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不到50%,仍有1.8亿外出农民工在城市中并未完全市民化,购房需求潜力巨大。

住房需求增加:我国人均住房面积为41平方米左右,但现有住房存量中,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占绝大多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深入推进,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性需求都还较大。

2、居民对“好房子”的需求持续不断

居住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对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提升改善的需求不断增多,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