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验 正文

多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专家深度解读

我国多个沿海地区相继发生了海水倒灌现象,从辽宁的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到河北的唐山,再到福建的厦门等地,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海水侵袭,这一现象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此,多位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天文大潮:主要推手

多位气象和海洋专家指出,此次多地海水倒灌现象的主要成因是天文大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在微博中分析称,近期正处于农历十八、十九的天文大潮高潮位,这是太阳和月亮引潮合力最大的时期,因此具有周期性,由于海洋的滞后作用,海潮的天文大潮一般在朔日和望日之后一天半左右,即农历的初二、初三和十七、十八日左右达到高潮。

朱定真进一步解释,世界最大的天文大潮奇观之一便是浙江的钱塘江大潮,而此次多地海水倒灌正是在这样的天文大潮背景下发生的,他强调,虽然潮汐每个月都会有,但此次天文大潮带来的影响尤为显著,可能是近年来最强的一次。

二、风暴潮“余振”的叠加效应

除了天文大潮,天气因素也是导致海水倒灌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文胜指出,刮风、气压变化等天气情况会带来风暴潮,从而导致海面升降,特别是当天气因素造成的涨水现象与潮汐高潮叠加时,水位会异常升高,形成海水倒灌。

江文胜进一步解释说,天气因素导致海面的升降变化在天气过程结束后仍会存在波动,业界将这种现象称为风暴潮的“余振”,此次多地发生的海水倒灌现象,正是风暴潮“余振”与天文大潮高潮位叠加的结果,在风比较大、天气过程较强的时候,虽然涨水现象没有立即赶上潮汐高潮,但风暴潮的“余振”却在随后赶上了潮汐高潮,从而导致了海水倒灌的发生。

三、具体案例分析

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10月21日早上,盘锦市大洼区二界沟街道沿海地区突发海水倒灌,部分街道被淹、房屋进水,据当地居民反映,这次潮水之大出乎预料,积水深处超过半米,盘锦市海洋预警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次辽东湾沿岸异常增水是受风暴潮振荡回波叠加天文高潮位影响所致。

同样,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嘴东码头,21日凌晨也发生了海水倒灌现象,附近商户表示,海水从夜里两三点钟开始涨潮,码头上的车辆全部被水泡了,这是他们三十年来从未见过的大潮水,滦南县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次涨潮是数十年来最大的一次,当地政府和应急部门迅速行动,转移了地势低洼处的居民,并排查风险。

四、应对措施与未来展望

面对海水倒灌现象,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处置和人员转移工作,在盘锦市二界沟街道,随着退潮,路面大部分积水已经退去,沿街部分商铺正陆续恢复供电,抽水机连续工作将街巷积水抽出,保证居民正常通行。

海水倒灌现象的发生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更好地应对类似灾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加强海洋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沿海地区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公众也应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了解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掌握正确的避险方法,在灾害发生时,要听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挥,有序撤离危险区域,确保自身安全。

多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不仅是对我们防灾减灾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们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一次提醒,只有加强科学研究、完善预警机制、提高防灾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