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的广阔舞台上,各国之间的贸易政策与措施往往成为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一决定不仅在中欧贸易关系中掀起了波澜,也引发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广泛关注,中方对此表示坚决不接受,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了诉讼,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2023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这一决定针对的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特别是比亚迪、吉利、上汽等知名企业,具体而言,比亚迪将被征收17%的反补贴税,吉利为18.8%,上汽则高达35.3%,对于其他接受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将统一征收20.7%的关税;而未配合调查的中国车企,则将面临35.3%的高额关税,特斯拉在提出单独审查请求后,将被征收7.8%的税率,这一决定自当地时间10月31日起正式生效。
面对欧盟的这一决定,中方反应强烈,明确表示不接受,商务部发言人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并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方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坚持市场主导、立足充分竞争,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欧盟此举不仅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还阻碍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延缓了欧盟自身的绿色转型进程,更将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努力,中方强调,中欧双方应秉持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的最大诚意,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欧双方在此案上已进行了多次磋商,自6月底以来,中欧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进行了十余次司局级技术磋商和两次副部级磋商,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开启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的价格承诺磋商,尽管中方在磋商中展现了开放合作的态度和最大限度的灵活性,欧盟最终还是做出了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
这一决定无疑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汽车海外技术合规联盟秘书长陈明表示,加征关税后,中国电动汽车原本在欧洲市场存在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减,业内人士仍然对中国车企进军欧洲市场持积极态度,陈明认为,欧洲的消费群体更加关注品牌的长期维护,如售后4S店服务、对质量的长期保证,以及技术的先进程度,中国车企如果想在欧洲市场获得品牌知名度,需要坚持品牌战略与长期主义。
由于现行的措施只针对纯电动汽车(BEV),而不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如PHEV和HEV),中国的混动汽车仍可以以现有的10%基本进口税进入欧洲市场,而不会被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混合动力车型在欧洲市场越发受到欢迎,这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中国车企可以针对欧洲市场进行不同于纯电车的车型投放,以应对当前的贸易壁垒。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对和诉讼,中方认为这一决定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阻碍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并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负面影响,尽管中欧双方已进行了多次磋商,但欧盟最终还是做出了这一决定,中国车企并未因此气馁,而是积极寻求新的市场机遇和品牌战略,以应对当前的贸易壁垒,中欧双方能否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分歧,共同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