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 正文

2017年辽宁省高考状元(2017年辽宁省高考状元)

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可一日不学习,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他们是成绩排名中的佼佼者,受无数同学敬仰膜拜,并感叹“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积极践行者——“学霸”。

在网络释义中,“学霸”指专注于学习、很少参加课外活动、分数很高的学生。而根据媒体对那些出现在大众眼中的“学霸”的报道,不难发现他们除了学习勤奋和成绩优异,还具备一些其他非同常人的特质。

在本文中,我们整理了关于学霸的5个非典型特征,这些特征并不适用于所有学霸,但每一条都与学霸保持“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中,有些可被他人复制并发扬光大,有些则不宜模仿以免身心受伤。

特征1:学习:

不要以为“学霸”只代表单纯的“学习机器”,或是他们只会心无旁骛地追求高分。事实上,很多时候“学霸”之所以能成为“学霸”,缘于他们能够乐在其中。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7所美国名校录取的武汉大学毕业生李当娜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学习的“学霸姐”。高中时成绩并不拔尖的李当娜在大学专业课程里找到了兴趣所在,只要是老师课上推荐的参考书,她全部找来看;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好奇心会驱使她钻研到底。也因此,享受学习过程的李当娜从未认为当“学霸”是一件苦差事。

链接:动物也疯狂

2012年底,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活跃着的“学霸狗”在网上一炮而红。据传言,这只身高0.3米的小家伙最喜欢出现在概率论和英语(精品课)课堂上,在校内外赢得了不少粉丝的青睐,曾获得民间评定的电子科技大学“最佳人气奖”和“学风建设奖”。不同于“学霸狗”对理工类课程的执著,“北大蹭课猫”则更偏爱哲学、艺术等人文课程。这只黄白条纹的猫咪多年来旁若无人地“蹭听”北大各门课程,浑身散发出浓浓的“学术气息”,深受师生喜爱。

特征2:伤心人

2013年高考(精品课)成绩出炉,武汉理科高考状元黄翌青的人人网状态——“得到了全市的美誉,却得不到你的驻足”——引来无数网友围观转发。同时,北京文科高考状元张韵凝将自己455天单恋无果的故事写成一篇超长博文发表在人人网上。这些“考场得意,情场失意”的故事不禁让网友联想,或许“情伤”是学霸的一剂“强心针”?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的于斐斐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大学四年基本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然而事实上,和不少大学生一样,于斐斐在刚入校时情感受挫。与其他就此在游戏中荒废大学生活的同学不同,她选择了奋发学习。面对“学霸”称呼,于斐斐淡定地说,自己只是拒绝了迷失,做了学习的主人。

特征3:计划癖

对“学霸”来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看似无限的学习任务,强大的计划能力不可或缺。清华大学著名的“学霸姐妹花”之一的马冬晗便是这样一个制订计划的高手。

当网络上爆出马冬晗的学习时间表时,那密密麻麻的计划安排让众网友大跌眼镜,不禁惊叹“比国家***还忙”!这张堪称“神器”的时间计划表将马“学霸”一天的时间安排精确到了分钟。

从早晨6点起床到凌晨1点睡觉,“自习大物(大学物理实验)”“微积分”“背单词”“开班会”等各项任务都在这张时间表里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的习惯,她从大一下学期一直坚持到大四毕业,积累的计划表已有厚厚一摞。用马“学霸”自己的话说,“我只是不想浪费时间”。这样看来,计划表或许是“学霸”彪悍人生的必备法宝。

特征4:强迫症

马冬晗曾坦言,自己有很明显的强迫症症状。但是,用她的话说,“有些时候,有强迫症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不难发现,许多令人仰望的“学霸”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强迫症症状,如严格按照计划完成任务,容不得分分秒秒的时间浪费,完不成的学习任务要加班加点甚至熬夜去完成,等等。

其中,不乏一些“走火入魔”的“学霸”,修炼出“见题就做”的至高境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刘志哲用一本全新的《考研(课程)完形填空模拟试题》占座,岂料一天后再去自习室,这本习题集已被完成了大半。这位不知名的“学霸”用黑笔做了60多页试题,还用红笔进行批改,书中多处讲解内容也都有勾画痕迹。

链接:全民“学霸”时代

“学霸”,不只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希望成为“学霸”的学生苦于自己有限的自控力,摇摇头说自己“学习的时候总想玩手机”。于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名学生便开发一款名为“我要当学霸”的手机应用。

这款专治“手机依赖症”的应用上线一周即有10万用户下载安装。当用户开启“学霸模式”以后,每次一碰手机,软件便会跳出提醒:“亲,你确定要退出学习吗?”经过几次劝诱仍然坚持玩手机的用户,必须选择“我不是学霸”,然后确定“接受鄙视”才能退出应用。

同时,用户的人人网状态会被自动改为:“对不住大家,我又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了,麻烦看见的每人回复一句‘玩你妹的手机’或‘你个二货成不了学霸’,跪谢!”

特征5:恐惧感

根据美国自由大学专业教学主任马克?德雷珀博士的看法,“学霸”的恐惧感主要源于排名的落后,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而成绩不理想意味着他们的劳动付诸东流,而且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马克博士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就是一位狂热的学习分子,但有一阵子他总是低垂着头,脸上似乎没有任何喜怒哀乐。他为学业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却始终进不了班里排名的前百分之十。

他说恐惧感一直伴随着他,并觉得同学的聪明程度远超他想象,然后开始为“不够聪明”的自己能够进这所精英大学而感到庆幸。然而在经历过一段迷茫期之后,马克博士开始疯狂地写笔记,并利用睡眠时间来学习,把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最后他的成绩终于跻身前列,而那种恐惧感开始被轻松所替代,但他从此一直保有危机意识。

“学霸”到底能在学校起到多大的表率作用呢?也许并不会很明显。在国内,大学生都曾在高考中挤得头破血流,而奋力争取的大学校园生活则意味着多姿多彩的友谊、爱情和体育活动,多数人很难且不愿再回到闷头苦学的日子里。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看到“学霸”成绩所代表的教学成果,也应该看到“非学霸”普遍存在的学习症状。理想的情况是,学校在倡导学生向A+成绩努力的同时,也保证他们无需放弃丰富的个人社交生活。

而此时的学校需要一些担当,它们应该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方法论”,让他们高效率地学习知识,做到既能玩得开心,也不耽误学业。

锦州历年高考状元信息如下:2020年锦州理科状元是李嘉瑞,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703分,文科状元是顾恩侨,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670分;锦州理科状元是黄宏民,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691分,文科状元是池宇昂,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661分;2018年锦州理科状元是张铁砚、郭可莹,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698分分并列第一,文科状元是王睿临,出自锦州中学,总分为649分。

锦州高考状元多少分是谁名单 01、2020年锦州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

锦州高考理科,文科状元及对应学校情况

理科状元:李嘉瑞 — 703分 锦州中学

文科状元:顾恩侨 — 670分 锦州中学

02、锦州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

锦州中学

截至今日下午4时

锦州中学文科600分以上26人

理科600分以上218人

文科69人

理科608人

文理最高分也出自该校,分别是池宇昂(661分)和黄宏民(691分)

渤海大学附中、辽西育明高中文理600分以上总计78人,达到自主招生线以上513人。

铁路高中600分以上2人,文理各1人。

03、2018年锦州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

2018年高考发榜了!

“锦州发布”从市教育局得来喜讯:今年全市11821名考生中,文、理科600分以上高分考生数量与前4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增加了0.97倍和1.04倍;其中市直理科600分以上404人,上线率为12.9%,比省600分平均上线率高出3.2%;市直理科进入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原一本线)1152人,上线率为36.8%,比省自主招生平均上线率高出4.8%;市直理科本科上线2531人,上线率80.8%,比省本科平均上线率高出2.4%。

清华、北大上线人数

实现2000年以来历史性突破!

全市有9名考生上线清华北大,为2000年以来上线人数最多年份。其中理科上线5人全部为锦州中学考生,并稳获清华录取资格;文科上线4人,其中3名为锦州中学考生,1名为北镇高中考生。锦州中学一位负责同志自信地表示:“如果锦州中学的8名上线同学不报考其他学校,那么进清、北是铁定的事儿。”北镇高中安皓昀同学在北大自主招生选拔考试中获40分加分,稳入北大。

“龙头”锦州中学成绩直线上升!

全市600分以上考生,文科比去年增加了16人,增长比率为114%;理科比去年增加了334人,增长比率为121%,仅锦州中学一校就达到325人,比去年净增183人。辽宁省理科690分以上的考生44人,锦州中学占5人,占比11%;全省理科前10名锦州中学占2人,占比20%;全省文科646分数以上考生24人,锦州中学占3人,占比12.5%;在全市文、理科前10名考生中,锦州中学各包揽了9名。全市文、理科第一名均“花落”锦州中学,该校张铁砚、郭可莹同学以698分摘得全市高考理科第一名桂冠,王睿临同学以649分的优秀成绩荣膺全市文科第一名。

锦州高考实现历史性突破!

9名考生上线清华、北大

张铁砚

(理工类考生,高考成绩698分,全省第10名)

高考分数:语文118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4分 理综291分

高考志愿: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学数学不只是做题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8年高考,铁砚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既意外又幸运。高中三年每次大考都没拿过全校第一,幸好在高考这赚了一票,一不小心位居全市理工类第一名,全省第10名。面对这份骄人的成绩,他说是高三阶段良好的心态助了自己一臂之力。

目前,他已填报了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志愿填报完全遵从了自己的爱好与专长数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铁砚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他说,学好数学不只要多做题,还要注重回归教材,要善于从做题中总结方法。他做数学题和别人不一样,他不急着动笔,思考的时间比较长。除了学校的安排外,他有自己的计划,高一时利用空余时间自学高三数学,连续两年参加全省数学竞赛都拿到了奖。

郭可莹

(理工类考生,高考成绩698分,全省第10名)

高考分数:语文12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高考志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专业

把握答题节奏完胜理综是可以的

学理科,女生完全可能胜过男生。可莹说,首先女孩子们不要给自己设置心里障碍。其实,在理科学习方面,女生有许多男生不具备的优势。女生思维缜密,答题步骤完整,这些都是优于男生的,然后可以侧重训练反应速度,打破女生学理科学不过男生的魔咒。

她以理综为例。高一、高二时理综科目都是分科学习的,确保弄懂每个知识点,课上认真听讲,做题,把握典型题型的规律。高三时,理综科目综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要善于将每一科构建成体系,找出每科中每个章节之间的关联。最后通过做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答题节奏,同时还要对突发情况作出相应预案,比如理综卷子上物理题偏难,怎么分布答题时间,如何把握全局;如果是化学或生物题偏难,又要如何应对等。

王睿临

(文史类考生,高考成绩649分,全省第14名)

高考分数:语文124分 数学143分 英语144分 文综238分

高考志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别把语文当成一门考试学科来学

健谈的王睿临一直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素养的提高,即使是面对高考的压力,她还能与政治老师交流对委内瑞拉大选的看法,与语文老师互换读本。

在“得语文者得天下”的大背景下,她主张,不要把语文当成一门学科来学,而是应当作为一种需要掌握的学科能力来学。

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多阅读,读名著,读有质量的作品,无需考虑能否读懂。读书时要有人文情怀,思考有温度的问题。短期内,不去学答题套路,可能会影响考试分数,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功利做法后劲不足。

睿临对语文的偏爱,成就了她入读北大的梦想,她感恩语文,更感恩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执着。高二暑假,许多学生忙着学习新课,她却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辽宁省分赛区的备战,虽然最后没有进入校队,但这一个假期在诗词海洋中酣畅淋漓地畅游,令她回味不止。她不钟爱某位诗人、词人的作品,只要是韵律感强,背出来好听的,她都喜欢。

孙海童

(理工类考生 高考成绩695分 全省第18名)

高考分数:数学148分 语文119分 英语141分 理综287分

高考志愿:清华大学电子信息专业

好成绩来自于好习惯

提到学习,孙海童谈到三个关键方面,就是从小爱看书,重视打牢各科基础,讲究课堂效率。可以说,这些都是好习惯,让他学习上一路受益。

谈到最感兴趣的学科,孙海童首先提到了物理学科。他说,从高一的暑假接触物理竞赛,高二开始自学物理竞赛的内容,直到高二下学期,主要精力都放到了竞赛上,最后获得了2017年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他喜欢探索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还从物理学科当中学到了喜欢的数学知识。

他说参加竞赛并不是为了拿奖,而是通过竞赛,让自己对这个学科有更深入的理解,打开思路,回过头来再学课本上的知识,感觉会容易些。参加竞赛,并没有影响孙海童校内学科知识的学习,因为他特别讲究课堂学习效率。学习从不熬夜,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讲课节奏走,学习上的问题都争取在学校弄明白。不过,他强调,对于竞赛一定要在校内学科知识打牢的情况下去参加,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打牢学习基础,对于未来的学习至关重要。他的英语学习起步比较早,听说训练不仅培养了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让他的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小学快毕业时,海童就能看英文原版的《哈利·波特》等书,他觉得看原版更能体会作者本意。回顾学习历程,不仅是英语,海童的各科基础都打得牢,使他在学习上一直保持成绩优异。

虽然海童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但没有出现被溺爱的情况,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经常买一些书念给小海童听。海童的父亲还经常跟儿子交流读书心得。家里给他买了很多书,海童看书并不拘泥于哪一类,文学的、历史的,还有自然科学的,哪一类都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