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女儿在中央民大附中读的高中,回想起当年选择这个学校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全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民附的廖老师,至今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他。廖老师的老家就是我们恩施的,每年暑假他都会回到家乡给中考孩子们解读民附的招生政策。2018年的也是他的解读让孩子选择了这个学校。
这几天廖老师又回来了,他还带着已经上大学的学姐学哥们到学校给中考结束后的考生们介绍在民附读书的经验。电话里和廖老师聊了一会儿,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和廖老师相见的情形。那是2018年,初中毕业后的女儿参加的民附的资格审查会,那一次在台上侃侃而谈的廖老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一年民附原本计划在恩施州中考成绩前40名的学生中招20多个学生,居然没多少人填报,然后降为70多名内的,还是没什么人报,后来降到100多名内了才招了22名学生,到最后还有2人没去。
为什么一个北京非常好的重点高中在我们这儿居然没什么人选读呢?这是因为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那些年发展得太迅猛了!仅2017年上清华北大线的就有70多名,而被录取的也有40多名,占用了北京宝贵的名额,因此,北京籍的家长不干了,要求非京籍少数民族学生在北京参加高考,将单列计划单独录取,不再占用北京统招名额了。
常言道:清华北大是北京的清北,交大复旦是上海的交大复旦,因此,外地的学生如何能够分他们那杯羹呢?教育部也夹在中间很为难,一边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一边是来势汹汹的北京家长,因此,最后采用了一个两全之策,就是给民大附中一个省的录取指标,全国最好的大学都给这个高中指标了,而且大都是985、211的大学。
这种给民大附中一个学校给指标的待遇和省级待遇一样,学生从原来省内几十万考生竞争的大军中变成校内几百个考生竞争,对学生而言高考的压力小得多了,同时,考上好大学的机会还是比在当地多得多。另外,有时候有些好的专业并非都在北大清华,比如医学生们最神圣的殿堂是北京协和医学院,而并非北大清华的医学专业。
但是,许多人面对那年政策的突然变化而迷茫,他们觉得享受不了北京户籍的同等好处,上北大清华的几率小多了,而且在我们恩施少数民族孩子依然可以享受“强基计划”政策,优秀学生上清北的机会也相对增多。因此,很多“尖子生”放弃了读民大附中的机会。
而我女儿原本是没有机会上的,我们都以为她只能上州一中,还专门在离州一中近的地方买了房子,并且买了车子。还在假期出门旅游,正当我们刚到广西北海涠洲岛的时候就收到一条州教育局的短信通知,内容是民大附中在我们全州招生,让我们入围的考生进行中考考生资格审查。
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强烈要求回去进行资格审查。当时她在其中排名靠后,也有可能录取不了。但女儿铁了心要先回去尝试一下。真是佩服我女儿,在前程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果断终止我们的旅程。
当我和女儿又踏上涠洲岛码头的时候,想着早上才来,晚上又走,真的有几分不舍啊!看着涠洲岛上的碧海、蓝天、白云、浪花,多希望继续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多住上几天,好好感受这个小岛巨大的变化。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啊!人生有太多无法预料的事情突如其来,当时的你并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过今天看来女儿的选择是对的。那一次一些排名在女儿前面的考生放弃了去民附,我女儿终于被选上了,成为进军京城高中的20名考生之一。记得那次政审的时候,是廖老师在负责宣讲政策。当时廖老师的话语似乎还在耳畔回响。
他告诉我们说民大附中高一高二进行的是素质教育,周一到周五上晚自习,周六参观北京著名企业,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现代化企业管理,提前跨入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还到许多博物馆参观,在国家博物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在亚洲馆藏量最大的地质博物馆,可以丰富地质学知识;在航天博物馆真实再现航空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史、普及航空科技知识、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在农业博物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加保护好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环境意识。
当时听到廖老师的介绍这种素质教育,在我们这个相对封闭的山城无法想象的,让我们山里的孩子和家长都有些不敢相信。然而,等孩子在民附读了几年后,发现这些全都是真的。
同时民大附中最大的优势在于在首都读书,书中的许多东西在这里都能看到,比如故宫的回音壁、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大方鼎等,亲眼所见的东西总会给人更深刻的印象。拥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培养了能力、提升了境界。
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他的高度,体现他的水平,这些素质是无法在“读死书、死读书”中获取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不能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不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那么,这样的学习可能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高中时期就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学交朋友,甚至暂时不需要亲自去全国各地就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各种习俗,而且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是促进自己前进的动力。
民大附中的非本地学生的学习大都是当地的佼佼者,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素质,让这些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大家你超我赶,在这种更为激烈的校内竞争氛围下,孩子们不会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也会变得更为优秀。
我们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民大附中在湖北只招恩施籍少数民族学生。而且我们恩施州是北大附中优质生源的种子库。民大附中每年高考学生中都有一些恩施的学生名列前茅,而且成为状元的。
我女儿高考那一年,恩施籍的孩子几乎都是上的985大学,上北大清华等最好大学的学生大都是恩施孩子。我女儿也上了一个老牌的985大学,这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荣耀。
谁说寒门不能出贵子呢?国家通过这种教育上扶持让我们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优秀的孩子能够和大城市上的孩子站在同一平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谁说所有的好资源都被权贵掠夺呢?我们山区的孩子只要足够勤奋、足够努力也能争取到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去读书!谁说教育不公平?教育在区域巨大差异、民族巨大差异、经济巨大差异的前提下尽可能在朝“公平”这个方向前进。
通过读书真正改变我们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的后代,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这些地区、这些家庭的后代走上一条高起点、高境界的拼搏、奋斗之路,让孩子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空实现自己的高远志向!或许这就是我们在关键时刻选择的重要意义吧!